生产DC-Link电容器安装容量:指的是电容器本身的标称容量,比如KBR公司在400V的系统中串联7%的电抗器时,使用的电容器是KBR-C-33.4-480-3P,那么这只电容器的安装容量是33.4kvar,额定电压是480V。DC-Link电容器品牌输出容量:指的是电容器在系统电压下的实际输出容量,还是这只电容器KBR-C-33.4-480-3P,它在400V下输出为23.2kvar,如果再加上串联的7%的电抗器,那么它的输出容量就是25kvar,具体计算公式我会在以后花时间弄篇文章出来的。为了容易理解,我举个例子:我们都用过白炽灯,拿一个100W的白炽灯,通上220V的电源,他就会亮起来,如果电压不稳定的时候,它就会忽明忽暗,电压低于220V,亮度就低,说明(当P=U*I;而I=U/R,所以P=U2/R)当R即电阻不变的情况下,电压越大电流越大,灯就越亮,当电压越低,灯就越暗。但是如果电压太高,虽然灯会很亮,但是由于灯里面的钨丝不能承受太高的电流,就会烧断了。
我们先假设生产DC-Link电容器品牌有A与B的两块平行放置的导电极板,他们两中间的间隔以绝缘物质比如空气之类的,然后中间用一个开关S连接至直流源E。广西DC-Link电容器当两极板未接通电源前他们都是保持中性为不带电之状态。可当开关打开后,极板A的电子就被吸引到了电池的正极,于是A便呈现出了带正电荷的现象;与此同时电池负端的负电子则被排斥向极板B,使B呈现带负电荷的现象;然后在A、 B两极板之间形成电场并建立一电位差V。这种电子流动的现象持续进行,所转移之电量与电源之电压成正比,直至AB两极板间之电位差与电源电压相等时 (V = E),才停止电子之移动。电子流动的过程中,将电源的能量带出而转存于两极板之上,也就是说储存了电荷。
生产DC-Link电容器电容器在电场作用下,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损耗。广西DC-Link电容器品牌各类电容都规定了其在某频率范围内的损耗允许值,电容的损耗主要由介质损耗,电导损耗和电容所有金属部分的电阻所引起的。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,电容器的损耗以漏导损耗的形式存在,一般较小,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,电容的损耗不仅与漏导有关,而且与周期性的极化建立过程有关。
广西DC-Link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由于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,因此是一种性能好的电容器。DC-Link电容器它的主要等性如下:无极性,绝缘阻抗很高,频率特性优异(频率响应宽广),而且介质损失很小。基于以上的优点,所以薄膜电容器被大量使用在模拟电路上。尤其是在信号交连的部分,必须使用频率特性良好,介质损失极低的电容器,方能确保信号在传送时,不致有太大的失真情形发生。其结构和纸介电容相同,介质是涤纶或者聚苯乙烯等。涤纶薄膜电容,介电常数较高,体积小,容量大,稳定性比较好,适宜做旁路电容。聚苯乙烯薄膜电容,介质损耗小,绝缘电阻高,但是温度系数大,可用于高频电路。
生产DC-Link电容器安规电容安全等级 应用中允许的峰值脉冲电压 过电压等级(IEC664)X1 >2.5kV ≤4.0kV Ⅲ,X2 ≤2.5kV Ⅱ,X3 ≤1.2kV ——安规电容安全等级 绝缘类型 额定电压范围,Y1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≥ 250V,Y2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≥150V ≤250V,Y3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≥150V ≤250V,Y4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<150V,Y 电容的电容量必须受到限制,从而达到控制在额定频率及额定电压作用下,流过它的漏电流的大小和对系统EMC性能影响的目的。GJB151规定Y电容的容量应不大于0.1uF。Y电容除符合相应的电网电压耐压外,还要求这种电容器在电气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足够的安全余量,避免在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出现击穿短路现象,DC-Link电容器Y电容的耐压性能对保护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